
近日,记者从白云区民政局获悉,钟落潭镇龙岗村成功上榜2025-2026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名单。这是白云区继三元里街梓元岗社区、江高镇大田村、景泰街景云社区之后上榜的第四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,这不仅标志着白云区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取得重要突破,更创建了白云区乡村振兴与养老结合的新标杆。
钟落潭镇龙岗村成功上榜2025-2026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名单。
古村焕新:三级联动打造宜居宜老村落
古祠内,长者在下象棋、玩纸牌;公园内,三两长者悠闲交谈;榕树下、阅览室内、街巷深处,随处可见长者们的身影;不久前,广东省首个由中国建设银行捐赠的“乐龄之家”在此揭牌落成,这是白云区首个扎根农村社区的养老服务示范点,也是村内长者日常最爱聚集的“快乐大本营”之一。
广东省首个由中国建设银行捐赠的“乐龄之家”在钟落潭镇龙岗村正式揭牌。
老人在“乐龄之家”聚会聊天。
走进钟落潭镇龙岗村,焕然一新的龙岗骑楼街、古老的祠堂建筑群、龙岗公园等地,构成了龙岗村长者“三点一线”的养老生活。近年来,龙岗村在硬件建设上累计投入超5000万元,对旧有设施进行了全方位升级改造:村道“白改黑”面积超5万平方米,主干道与内街巷全面实现硬底化;全村新增9座公厕、5个公园,并配套无障碍通道、休息座椅、微型消防站和全覆盖监控系统,极大提升了老年人出行的安全感与便利性。

龙岗村的祠堂、公园焕然一新。
记者了解到,龙岗村能从众多参评社区中脱颖而出,上榜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名单,离不开一套“政府引导、镇村协同、资源整合”的高效工作机制。这一荣誉的背后,是龙岗村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、人居环境改善、文化传承与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系统性探索与创新实践,打通了服务老年人的“最后一米”。
“我最喜欢来龙岗公园,吃饱饭就出来散步聊天,能见到很多街坊,大家聚在一起聊天或是打乒乓球,感觉热闹有人气。”刚刚退休的曾姨告诉记者,她前两年经历了身体上的病痛,如今可以在村内自由地走动,看到村容村貌越来越靓,心情也好了,身体也恢复得更快。
老有所乐:医养结合让长者既安心又开心
如果说基础设施是“硬件支撑”,那么在健康养老方面,龙岗村的“医养结合”服务体系切实解决了农村“看病难、看病贵”问题。此前,龙岗村卫生站与钟落潭镇卫生院深度整合资源,开设中医、西医诊区及理疗室,由资深医生长期坐诊,推行“一元钱看病”政策,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100%。数据显示,全村60岁以上户籍老人达2100人,其中困难群体已实现关爱服务全覆盖。
龙岗村中心卫生站。
“现在小病不用跑远路,在村卫生站就能看,刷医保还能报销,真方便!”80岁的曾庆广告诉记者,他一个人住,政府不但出资修缮好他的家居环境,村内工作人员还经常走访独居、空巢、失能老人,及时发现老化设施,提供适老化居家环境改造服务。如今,老人出门就有地方坐,可以跟老朋友聊天散步,生活比以前舒心多了。


村民在公园悠闲娱乐。
在精神文化层面,龙岗村深挖本村历史底蕴,活化利用曾氏大宗祠、骑楼老街等文化遗产。修缮后的龙岗骑楼街焕然一新,吸引游客打卡的同时,也成为长者怀旧交流的重要场所。每逢端午、中秋、春节等传统节日,村内还举办太公分猪肉等民俗庆典,营造浓厚的孝亲敬老氛围。
近年来,龙岗村走出了乡村振兴与养老相结合的发展路径,从环境整治到服务升级,从健康管理到文化滋养,如今的龙岗村,既有流溪河畔的静谧风光,也有骑楼街前的烟火气息,既有古祠堂里的象棋对弈,也有颐康中心内的歌声飞扬。龙岗村党委会方面表示,未来,龙岗村将以此次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为起点,进一步总结经验、复制推广,继续把老年服务做精做细,努力打造可借鉴、可推广的“白云模式”,让更多长者共享社会发展成果,在家门口安享幸福晚年。
文 | 肖惠津
图 | 阳雄志 肖惠津
通讯员 | 刘青云
编辑 | 曾晓泳 梁巧红
审核 | 罗盛光 戴日模
签发 | 刘海裕
普通人如何加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