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大成国学堂2021-06-19 02:53·头条新锐创作者
曹全之秀、史晨之逸、礼器之劲、乙瑛之伟,终不及此碑古逸苍茫、天趣峻拔!至此,汉隶尽矣!古人极其关注,当代却少人问津的扛鼎之作!《鲁峻碑》,全称《汉司隶校尉忠惠公鲁君碑》,又名《汉司隶校尉鲁峻碑》《鲁忠惠碑》。东汉熹平三年(173年)四月立。17行,行32字。在山东济宁市。碑主人鲁峻,字仲严,山阳(故治在今山东金乡县西北四十里)昌邑人。官至司隶校尉、屯骑校尉。熹平元年卒于住所,终年六十二岁。次年四月,门生故吏于商、马荫等三百二十人为之树碑颂德。此碑漫漶颇甚,许多字已不可辨。其书法方劲、厚重而丰腴,兼有萧散、古逸之致。其字有大有小,欹正相生,布局活泼可爱。碑阳与碑阴之字非出一手,而碑阴古朴自然,尤多天趣。明郭宗昌《金石史》谓其“书法峭峻古雅,第小开魏人堂室,然自是汉格。”清万经云:“字体方整匀净,凡勒笔、磔笔、超笔、挑起处极丰肥,开元诸家似效其体。”杨守敬《平碑记》则谓:“丰腴雄伟,唐明皇、徐季海亦从此出,而肥浓太甚,无此气韵矣。”以上诸家颇有见地的评论,说明了《鲁峻碑》对后世书风所产生的影响。书法上,《鲁峻碑》的用笔较厚重,笔画匀称,波磔分明,但肥厚处多柔软,力感与美感均不佳,竖画与弯笔有时弯曲不谐调,亦失之于柔。结体较灵活,字形多有长者,杂以扁方,仍然比较和谐,少数字有篆书遗风,如“以”字、“生”字等;少数字颇具特色,如第二行“通”字右边的“甬”部采取笔断意连的书写方法,左右各为两点;第四行“丧”字下边将“衣”的撇笔移到了内部,左边只作竖笔,字形顿显方正;第六行“南”字左右的两道竖笔写得较短,而且是分两次用笔写成的,不似往常作横折笔而成,而字内部直接用了篆书体的“羊”字写法,上面写出的两个“角”极具古意;第十三行“民”字上部第二横画向左转折而下,使上部形成一个空心状。全篇布局较宽松,横排与行间各字略有错落。其他方面与一般汉碑相近。《鲁峻碑》原在金乡焦氏山南鲁峻墓侧,宋代迁置任城(今山东济宁市城区)县学。民国十八年(1929年),济宁县教育局局长王大恕在铁塔寺东侧建小金石馆(又称“汉碑室”),将碑移置馆内。1985年,由济宁博物馆接管。 我们将《汉鲁峻碑故宫藏北宋拓》 精确复制,作为极其重要的“法帖3.0”藏本以飨书友!请注意,“法帖3.0”出品是原汁原味、无限接近原件超精复制品,不是网上通行的严重调色的低精度图片形态!欲购专业级《汉鲁峻碑故宫藏北宋拓》超清复制件的书友,可点击下面商品卡,品鉴与激赏!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普通人如何加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