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由黑龙江大学、黑龙江省红色文化研究学术交流基地、黑龙江工业学院联合主办的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学术研讨会”在虎林市召开。此次研讨会旨在赓续红色血脉、传承红色基因,通过现场研讨与实地研学相结合的方式,让人们深切感受虎林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。
研讨会现场(虎林市委宣传部供图)
本次研讨会分为大会主旨发言和分论坛。在主旨发言环节,11位专家围绕抗战胜利纪念日的由来与启示、抗日战争与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、侵华日军虎头要塞的战略地位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。在分论坛环节,23位专家学者对东北抗联精神、红色文化符号进行了解读,发言内容涵盖慰灵遗迹保护、数字赋能遗址利用等现实议题和对东北抗联西征、东北红色国际交通线等历史事件的深度剖析。与会学者热烈讨论,评议人精准点评,现场学术氛围浓厚。
展开剩余62%专家学者参观侵华日军虎头要塞博物馆(虎林市委宣传部供图)
研讨会期间,来自中国人民大学、南开大学、黑龙江大学等37所高校、研究机构的83名专家学者组成研学团队,前往虎林市虎头景区,走进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园,缅怀革命英烈,追寻历史足迹。在侵华日军虎头要塞博物馆,馆内上新的“明星展品”和数字化阅览墙,以“实物+数字”的展陈方式,打开了研学团队的研学视角,大家纷纷驻足观看,在观察文物、深度体验数字技术的过程中触摸革命历史温度。
专家学者体验数字化阅览墙(虎林市委宣传部供图)
黑龙江大学学生庄梓豪表示:“以前我们了解历史大多是通过课本,这次来到这里,看到数字化展示与文物、历史相结合,感觉非常新颖,这种体验很触动灵魂,和在课本上学习的感受完全不同。”通过文物与数字技术的融合,抽象的历史记载变得具体可感,研学团队的研学旅程实现从“参观式”向“沉浸式”的转变,让大家在感受革命先辈英勇无畏精神的同时,更深刻地领会到虎林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。
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辛刚说:“虎林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,拥有独特而厚重的红色历史资源。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,我会重点关注虎林红色文化,指导学生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,为虎林红色文化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。”
学术研讨会现场(虎林市委宣传部供图)
此次学术研讨会在虎林召开,既是对这片抗战热土红色历史的深切回望,也为当地红色文化传承注入新动能。虎林留存的虎头地下军事要塞等遗址,与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相互印证,让抗战故事更鲜活。研讨中碰撞的思想火花,将助力虎林深挖红色资源,推动红色旅游与学术研究融合,让虎林红色基因更好传承,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。(曹泽芳 胡宜修 殷盼盼)
发布于:北京市普通人如何加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